苏宁赢得电商流量之争,电商“站队”背后的流量争夺

田宁
2017-10-27 17:15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在“双十一”即将开演之前,用这句话来衡量这两年电商巨头们的表现,也是非常合适。

比如,目前,当京东以3600多亿元的市值规模,领先市值为1300亿元的苏宁时,很多人会认为苏宁已经完全没有赶超的可能了。但是,如果我们回顾2016年以来的行业变局,我们依然会发现,当苏宁主动“为之”时,赶超京东这个事,实际上已经出现了“难者亦易矣”的趋势。

互联网流量发生“拐点”

互联网的故事,永远是风起云涌,你方唱罢我登场。那么,回顾最近两年,互联网行业中最值得一提的故事是什么?问一百个业内人士,可能有一百个答案,其间的关键词,有人说是共享,有人说是圈地,但是,有一个词,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跌出前三强——那就是,流量。

“所有互联网的故事都是关于流量的故事。”这是一句接近于真理的行业法则,自然,苏宁、阿里和京东这样的电商巨头,深谙其道,与此同时,它们也一同面临着关于流量的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

进入到2015年下半年,互联网行业风云变幻,让不少互联网企业苦恼的是,流量的获取和变现成本陡增。以微信公众号为例,之前它们获取一个粉丝的成本在0.5元左右,可是到了2015年下半年,竟然增加到2元左右的投入才能获得一个有效粉丝。

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社交领域,电商领域尤其明显,不管是综合平台还是垂直电商,它们都明显感受到同等投入的情况,获取的流量大不如之前,效果也越发不明显。很多电商企业通过高投入引领到线上的流量开始不再受到自己掌控,进而引发带来的效益和价值逐渐衰减。

这个情况从两年前开始,至今依然普遍存在。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有业内专家指出:一方面原因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互联网热潮下,流量分散化和内容的同质化严重;另外一方面,可能才是根源,那是由于企业只看到短期引流平台带来的效益,忽略了流量的归属权和经营问题。

电商“站队”背后的流量争夺

或许有人要问,是的,流量获取不易且成本日益增加,这是事实,但是和苏宁能够赶超京东有什么关系呢?事实是,关系非常之大!因为,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零售行业的生意其实并不复杂,它们包括两个层面:商品变现和流量变现。

何谓商品变现?就是通过买卖商品赚取差价,一定程度上,商品变现的难易与规模取决于流量的规模。而流量变现,也并不是电商时代独有的故事。在线下,品牌租用柜台,支付品牌费、租金、上架费、销售人员工资等的本质都在于门店能够天然吸引客流。

而当线上销售成为普通大众所习惯的消费方式后,流量一词被使用得更加广泛,这也透露出电商运营第三方平台的本质:通过将流量二次分发,实现流量的变现。

基于这样的理解,就能为很多非业内人士澄清一个疑问:为什么京东市值超过百度,业界却依然只提BAT?那是因为,能否取代百度,在于京东能否具备影响互联网生态的能力,能否成为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换句话说,是否具备强流量分发的能力。显然,目前京东并未显现出这样的能力,它并非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是一个可以被取代的公司。比如,有的消费者可以这样说:“我买东西只用苏宁,不用京东。”而实际上,这并不影响这位消费者的生活。

当然,苏宁也有所欠缺,这也是为什么苏宁和京东都选择与BAT结盟的原因。目前,苏宁处于天猫一级入口,京东也处于微信的一级入口(尽管未标注“京东购物”)。如果对二者的流量导入进行比较,可以说不相伯仲,只是在流量的转化率方面,苏宁相对优于京东。其原因在于:尽管微信、QQ用户数量巨大,腾讯流量优势强于阿里,但是熟人社交对于内容、游戏的导流效果较好,而对零售效果较次;而阿里则恰恰相反,对苏宁天猫旗舰店的直接导流能力较强,在淘宝、天猫平台上搜索家电3C,苏宁店的综合排位基本处于前三。

自有流量帮助苏宁“弯道超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正是在这种流量导入上的细微差距,让苏宁有了赶超京东的可能。目前,2017年至今苏宁日均UV约在2000-3000w左右水平,促销期间在8000w以上。可以说,这种级别的流量,已经为苏宁的赶超积蓄了势能。

更可况,在流量导入方面,苏宁除了和京东一样选择“站队”之外,还有自己的独特优势。10月16日凌晨2点45分,意甲联赛经迎来AC米兰和国际米兰的同城德比,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足球在中国的影响力无需多言,米兰双雄在球迷心中的地位也显而易见。而这样一场比赛,大多数球迷将通过什么渠道观看呢?懂球的当然早就知道了:作为意甲联赛的转播方以及国际米兰的大股东,苏宁及旗下PP体育将从15日晚23点55分开始,推出五小时直播,呈现历史上第290次米兰德比。

自有流量——这正是苏宁布局的独到之处。正如前文所述,流量越来越“贵”,因此自有流量的布局也就显得格外重要。甚至是阿里的这样的巨头,也正在对新闻媒体、视频、社交、音乐等开启买买买的节奏,从而布局流量生态。但是,京东在自有流量方面并无规模性建树,而苏宁则在体育转播等方面具备未来巨大潜力。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苏宁是从体育会员与零售会员底层打通的角度布局生态体系,目前整个生态体系约6亿会员,易购平台(3亿)占比将近50%,PP视频(原PPTV)9月MAU2174万,iOS娱乐榜排名20。因此,可以预期的是,体育与苏宁同样正在打造的文创生态,未来将有机会给苏宁线上业务带来显著的流量。

另外,不得不提及的是来自线下的流量,这一方面,苏宁的优势已经根深蒂固。目前,电商布局线下成为行业趋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加强流量黏性、优化用户画像、强化数据布局。而截至上半年,苏宁拥有各类自营门店3645家,,甚至早早就确定了2018年新开5000家门店的规划。相比之下,京东现有线下门店不超过百家,并且以现有速度发展,可以明确的是在至少3年左右的时间内,京东在线下的布局难以超越苏宁。因此,线下流量入口方面,苏宁的优势不容质疑。

而与苏宁的流量优势日益明显相辅相成的是,从线上自营收入增速看,流量发生变化的2015年正好是一个拐点——从那时候起,至2017上半年,苏宁的增速都显著高于京东,这也有力地证明了,取得流量优势的苏宁,未来将有很大机会在总量上赶超甚至反超京东。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这个双十电商平台均收益颇多,其中苏宁的O2O购物节锋芒毕现。
苏宁与博西家电近日召开双十全国动员会,在强化双十供应链合作基础上,双方进一步明确了下一阶段合作目标。
10月24日消息,近日,苏宁消费升级自有品牌苏宁极物,正式宣布以“旗舰店”的形式,入驻北美海外电商平台——亚米网,并首次参加该网的海外双十活动。据海外市场负责人透露,苏宁极物此次“出海”商品将从美国仓库发货,由亚米网负责销售,首批上架商品超过50余种,主要以出行、居家为主。SKU数量种类还在不断丰富,后期将逐步拓展美妆、
苏宁今日宣布,11月1日-11日期间,苏宁将每天上线100套恒大特价房源,累计推出1111套房源,单套最高优惠超百万。这也意味着,苏宁正式加入了电商平台房产销售“三国杀”。
11月4日消息,苏宁与博西家电近日召开双11全国动员会,在强化双十供应链合作基础上,明确下一阶段合作目标。苏宁表示,2023年双方将以门店为核心,继续提升效率,挖掘市场增量,将零售云、社群电商作为23年核心增长路径。据了解,双11开门红期间,博西家电旗下众多产品在苏宁平台销量增长迅速,其中万元以上高端家电销售环比增长137%,智能家电销售环比增长143%。
10月15日消息,苏宁今日发布“11.11爱家超计划”,全面启动2021双十全民嘉年华。据介绍,在消费升级、线下线上融合的大趋势下,苏宁将集中全部资源打造双十购物季“爱家消费”主阵地。在家电家装方面,苏宁将携手百大“超级品牌”,推出超200款“超级新品”。在线上线下融合上,苏宁主站、天猫苏宁旗舰店、线下门店、零售云店四大渠道全面协同,为消费者提供场景化体验,助力电商购物与实体消费融合。
苏宁启动418电器购物节
3月28日消息,苏宁率先搅动2018年电商江湖,启动418电器购物节,带来了一年一度的家电3C双十狂欢。
根据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今年双十当天,主要电商企业全天共产生快递物流订单亿件,同比增长;全天各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亿件,同比增长。各大电商平台的快递量也突破新高。菜鸟网络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天猫双十当天共产生亿物流订单,占到了双十物流总订单的95%以上。苏宁数据显示,截至11日上午8点52分,苏宁全渠道销售超过去年全天;截至11日12时,苏宁全渠道增长182%,其中,线上增长227%
11月13日消息,百度发布的《百度2019双十一大数据报告》显示,过去11年,双十的用户关注度持续攀升,但是增速趋于平稳。“购物津贴”“店铺优惠”“凑单满减”“预售定金”等登陆今年双十购物相关搜索热词。2019双十最受关注的十大电商平台,分别是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苏宁、小米商城、唯品会、
11月14日消息,360搜索发布“双十网民搜索行为数据报告”,报告显示:对比电商网民搜索指数,淘宝网人气遥遥领先;京东人气稳占电商第二名;天猫在11月11日关注度后来居上,呈爆发式增长。当当网、唯品会、亚马逊和苏宁的网民关注度平稳上涨。此外,360趋势指数的用户画像显示,80%左右的网用户年龄集中在19-34岁之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