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双11”售后服务体验,执行情况良好

2017-05-31 15:37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双11”网购商品售后服务体验结果。就体验结果表明,主要电商平台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定执行情况良好。

中消协表示在今年的“双11”网购体验式调查活动期间,中消协从12家网络购物平台选择购买了标示折扣力度较大、销售量较多的184款商品,其中包含26款预售商品,对七日无理由退货、物流到货、发票开具等服务进行体验。

体验结果显示,在七日无理由退货的服务中,体验实验的184款商品,成功退货178款,退货成功率为96.7%;而未退货成功的6款商品中,有4款是食品与纸尿裤,因该类商品性质不适用于七日无理由退货范围而导致退货失败。

在退货成功的同时,任有一些问题值得注意。

1) 有的平台商家擅自扩大不支持七日无理由退货商品范围;

2) 有的平台商家七日无理由退货时间起算点不准确,并没有依照法律规定从到货之日的次日起算,而是按照商品签收之日当天起算;

3) 有的平台商家退货流程不便捷,平台在退货审核通过后不提供退货地址等信息,需要消费者与商家联系后方能进行退货,增加了消费者退货难度。

4) 有的平台商家未在订单信息确认页面标注不支持七日无理由退货;

在物流到货时间方面,在购买的184款商品中,第1周到货商品151款,占比82.1%;第2周到货商品32款,占比17.4%,主要为支付定金的预售商品;第3周到货商品1款,但事先已明示最晚发货时间为12月12日。

在开具发票方面,12家电商平台均不同程度存在不开具发票的情况,体验人员购买158款商品的同时向商家索要了发票,其中93款商品没有提供发票,占比58.9%。

虽然仍有问题需要改善,但就整体而言,主要电商平台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定执行情况良好。

面对此次提出问题,中消协希望各电商平台和商家,一是要合理界定不支持七日无理由退货商品范围,并与消费者确认,同时要依法落实退货时间起算点,简化退货退款流程。

二是要优化物流配送资源,做好“双11”等集中促销活动的物流配送问题预案,确保商品及时配送到位。

三是要主动向消费者提供发票等正式购物凭证,不得以任何方式回避法定义务,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11月20日消息,中国消费者协会今日发布“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内容显示,10月20日至11月15日期间,共收集有关“直播带货”类负面信息334083条,平均每日约为12373条,其中1111日舆情信息量最高。中消协指出,直播带货的“槽点”主要集中在明星带货涉嫌刷单造假,售后服务满意度低、体验较差两个方面。
2月9日消息,中消协在日前公布的《2017年“11”网络购物价格、质量、售后服务调查体验报告》中,将网易考拉平台销售的雅诗兰黛ANR眼部精华列为涉嫌仿冒商品。对此,网易考拉在微博官方账号上发布声明,表示平台所售化妆品为正品,质疑中消协所使用的鉴定机构不具备有效资质。
11月4日消息,今日,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站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11购物6点注意事项。此外,中消协也敦促各类电商经营者要多一些诚意,少一些套路,制定简单的促销规则和优惠措施,并提供质量合格的产品和优质的售后服务,让消费者真正享受到实惠。
11活动开启,中消协通过对近几年在“11”“6·18”等大促期间开展消费维权工作所了解的情况进行梳理,具体就直播带货槽点、优惠活动、商品质量问题、售后服务诟病、订单合同、促销广告六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醒消费者注意,并对此提出建议。
11月6日消息,中国消费者协会结合“11”网购消费交易高峰期,向社会公开征集跨境网购电商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线索。征集范围为 2018年11月1日-11月30日期间,消费者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消费遇到的跨境网购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征集内容为跨境网购商品或服务涉及假冒、质量、安全、价格、计量、合同、虚假宣传、人格尊严和售后服务等问题。
11月22日消息,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天发布2023年“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显示,今年的“11”,比拼“价格力”是商家营销主旋律,追求“性价比”成为居民消费新趋势。监测期间,有关“直播带货”负面信息1565203条,占吐槽类信息的47.99%,日均信息量55900条。信息量集中在“11”前半段。价格垄断、低俗带货、虚假宣传等问题较为突出。
中消协利用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对10月20日至11月16日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了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
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出11消费提示。
中国消费者协会利用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对10月20日—11月13日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了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