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代 “鞋王” 到连年亏损,达芙妮该如何转型?

田宁
2018-09-28 16:35

近几年,一代“鞋王”达芙妮开始陷入低潮,盈利亏损。如今,达芙妮正在“关店王”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近日,港股上市公司达芙妮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发布了截至2018年6月30日为止的中期业绩公告。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达芙妮国际营业额为22.59亿港元,同比下降17.33%;同时,达芙妮国际上半年亏损大幅加剧,股东应占亏损扩大至4.926亿港元。事实上,自2015年起,达芙妮的业绩便开始迅速跌落。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2017年达芙妮的亏损额分别为3.8亿港元、8.38亿港元、7.42亿港元。

连续3年亏损、上半年巨亏5亿港元背后,伴随着达芙妮的是业绩惨淡、陷入低潮、关闭门店。

截至2018年6月30日,达芙妮集团核心品牌业务共有3173个销售点,同比较上年同期减少1119个。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达芙妮净关闭416个核心品牌销售点,相当于每天达芙妮最少关闭2家门店。除此之外,集团其他品牌销售点由上年同期278个减少至213个。

过去3年里,达芙妮已关闭3000多家门店,市值也从巅峰期的195亿港元跌落到5.44亿港元,缩水97%。截至2018年9月21日收盘,达芙妮国际市值为5.44亿港元。从一代“鞋王”到如今连年亏损,达芙妮到底做错了什么?

辉煌时刻

1987年,两位年轻人张文仪和陈贤民于香港联合创办了永恩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由于看好中国优质鞋类市场的庞大潜力,1990年永恩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创立自有品牌“达芙妮”,正式进军内地女鞋市场,后集团更名为达芙妮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彼时的中国消费者对品牌尚不重视,同时大陆电视做鞋类广告极少,为了做好做大内销市场,达芙妮团队想出了“漂亮100分,美丽不打折”的广告语,并花费1000万进行投放。凭借朗朗上口的广告语所打出的知名度和样式新颖、质量过关的产品,进入大陆地区的第一年,达芙妮就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此后的五年里,达芙妮快速发展和扩张,成为中国最成功的国内品牌之一。1995年,达芙妮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在港交所上市。1996年后,达芙妮连续多年被评为国内最畅销产品。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达芙妮也一直在探索新的机遇。由于达芙妮做的一直都是“批发”生意,严重依赖加盟商的渠道。在1999年经历了渠道危机之后,达芙妮于2000年开始变革。

在此期间,达芙妮更换了品牌标志及店面装修风格,经营范围也由商场专柜转向街边店。此举大幅度提高了达芙妮的知名度,同时不同的专营店定位不同功能,相互配合,既确保了新产品的销售,又清理了库存。除此之外,为了使业务多元化及扩张市场占有率,达芙妮积极代理国际品牌。同时,为了扩展市场占有率并增加业务元素,达芙妮不仅于2004年创立了适合各种年龄及不同性别的第二个自有品牌“鞋柜”,还于2006年正式进军台湾市场。

伴随着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变革,达芙妮自2002年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以每年开设几百家门店的速度进行全面性的扩张。有数据显示,2002年至2013年期间,达芙妮门店从大约500家增长至近6000多家。据报道,在其业绩巅峰期,达芙妮在女鞋市场的占有率高达20%,国内卖出的每5双女鞋中就有1双来自达芙妮。

在业务的发展与业绩一路高歌的同时,达芙妮的股价开始进入快速拉升阶段。2012年4月,达芙妮国际以11.84港元走到历史新高,市值超过195亿港元。

衰败时刻

高速的扩张和门店数量的增长,也给达芙妮留下了不小的隐患。2012年之后,由于行业不景气等原因,女鞋市场的需求开始降低,较低的市场需求使达芙妮的库存量不断走高。数据显示,达芙妮2013年的销售收入为104.47亿港元,存货却达到了26.43亿港元,业绩压力可见一斑。

同时,2012年前后,电商时代正式来临,单纯的线下门店销售模式在和电商比拼时显得力不从心,电商的“拳头”也给了达芙妮重重一击。

而事实上,早在2006年达芙妮就已开始尝试电商业务,但彼时其战略上只是把线上作为清理尾货的平台,使得运营效率和产品吸引力大打折扣。就这样,达芙妮的电商业务在随后的四年时间里一直不温不火。2010年,达芙妮与百度合作投资了电商平台“耀点100”,为了支持此平台,2011年底,达芙妮先后关闭了京东、乐淘和好乐买等优势分销渠道,最终“耀点100”失败,达芙妮也错过了电商的红利期。

库存量不断走高、错过电商红利之外,近几年,不少消费者认为达芙妮女鞋样式越来越老气、缺乏创新,导致销售额大幅下降。同时,实体店租金、人工成本上涨也增加了达芙妮的经营压力。

2015年开始,一代“鞋王”达芙妮走上了关店之路。数据显示,2015年-2017年,达芙妮的关店数分别为805家、1030家、1009家。截至2018年上半年结束,达芙妮在全国仅剩3173家门店。

关店背后,达芙妮已连续3年亏损。财报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2017年三年达芙妮的亏损额分别为3.8亿港元,8.38亿港元,7.42亿港元。

尽管从2013年起,达芙妮也开始了一系列的变革,包括全新的店面设计、升级品牌形象、重新启用明星代言、推进O2O业务等,但治标不治本,至今收效甚微。对于达芙妮来说,曾经的“鞋王”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结语

实际上,除达芙妮国际身陷囹圄外,百丽、奥康、富贵鸟等传统“鞋王”们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2017年7月27日,曾经的“鞋王”百丽国际正式宣布从港交所退市,私有化价格为6.3港元/股,总估值为531亿港元,与巅峰时期的1500亿港元相比,市值缩水65%;如今,一代男鞋巨头富贵鸟也债台高筑;而2012年上市的奥康和达芙妮的心路历程相似,遭遇电商围剿后,业绩大幅下滑……

电商的冲击、零售环境的疲软、新兴消费理念和群体的出现……传统鞋业还将继续进行洗牌。而如何拥抱年轻一代消费者,将是传统“鞋王”们战略转型成败的关键。达芙妮们能否扳回一城,还有待观察。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3月24日消息,跨境通宝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3月23日晚间发布关于公司股东部分股份解除质押的公告。公告显示,股东徐佳东本次解除质押股份数量为950万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占公司总股份比例为,质押解除日期为2021年3月19日。截止本公告日,股东徐佳东持股数量为162,315,122股,持股比例为。天眼查资料显示,跨境通前身是创立于1995年的圆裤业,前期主要经营服装零售业务,在2011年12月8日,深圳交易所A股市场挂牌上市。
2月20日消息,《商报》获悉,跨境通宝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2月18日晚间发布关于公司股东部分股份解除质押的公告。公告显示,股东徐佳东于2021年2月8日,将质押给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公司股份解除质押。本次解除质押股份数量为565万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占公司总股份比例为。天眼查资料显示,跨境通前身是创立于1995年的圆裤业,前期主要经营服装零售业务,在2011年12月8日,深圳交易所A股市场挂牌上市。
2017双11凌晨刚到,赫基集团就仅仅用7分钟实现了一亿总交易额,之后又在一点零五分突破两亿。
被称作时装在线零售野心家的亚马逊,目前已经在时装零售业崭露头角并且表现不俗。
亚马逊正在上架来自J. Crew 的一系列产品,其中也包括其旗下J. Crew Mercantile系列的廉价服装
9月17日消息,天眼查数据显示,9月12日,YY 直播运营主体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发生经营范围变更,新增“小饰物、小礼品零售服装零售、箱、包零售、百货零售、电子产品零售”等,此次变更的经营范围超40个。
天眼查信息显示,1月10日,大连源致广隆贸易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广东辛选控股有限公司、于文姝,前者持股70%成大股东。
7月25日消息,天眼查数据显示,7月23日,瑞幸咖啡 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发生变更,由亿美元变更为亿美元,增加3亿美元。同时经营范围新增“纺织品及针织品零售服装零售;鞋帽零售;钟表、眼镜零售;箱、包零售”等。
亚马逊推出衣柜订阅盒服务Prime Wardrobe,试图在服装零售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10月23日消息,瑞幸咖啡 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经营范围包括图书、报刊零售、音像制品零售、电子出版物零售。此前7月,瑞幸咖啡(中国)有限公司就已新增经营范围包括纺织品针织品零售服装零售、鞋帽零售、钟表、眼镜零售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