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披露系统升级上线,P2P 监管任重道远

云合
2018-07-11 17:50

7月12日消息,据融360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的平台有1504家,同比减少25.2%;上半年问题平台共359家,同比稍有下降,环比增加16.6%。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6月,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为80家,其中问题平台63家,停业平台17家。截至6月底,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达到4347家,P2P网贷行业累计平台数量达到6183家。

6月,网贷行业又开始新一轮风险释放。一些高返利平台接连爆雷,有的平台则深陷逾期。截至6月底,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下降至1836家,相比5月底减少36家。

越来越多的网贷平台发生爆雷或停业问题,目前开展网贷资金存管业务的银行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与地方大银行的谨慎态度相反,部分中小银行纷纷加入银行存管大军抢占市场。尽管监管部门要求平台接入通过评测的银行,但也给予平台一个宽限期,即平台可在拿到备案半年后再更换符合要求的存管银行。

导致近期问题平台数量大增的主要原因是金融监管不断趋严、备案延期后平台在较高成本下无法运营;许多投资人由于监管不明朗而对网贷市场信心不足,平台加大营销活动力度吸引投资人,平台成本进一步上升;叠加资金免紧张、优质资产匮乏等也是导致问题平台数量大增的原因。

从问题平台数量来看,2018年上半年P2P网贷风险并未明显加速爆发,考虑到P2P网贷正面临坏账逐渐释放、备案困难、暴力催收管制等难题,未来一段时间内行业风险还将持续释放。

随着行业监管趋严,多项新规密集颁布,金融各领域的交叉风险随之暴露,6月爆雷的平台基本上都存在不少问题。这些平台的信息披露较差,底层资产不清晰,业务无法满足监管合规要求却不愿良性退出,甚至采用发假标和高息高返的手段吸引投资人。在强监管和舆论之下,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平台跑路。

新系统下,之前鼓励披露的事项部分变成了强制披露项。升级的新系统增加了银行存管信息披露功能,披露信息项包括银行存管的从业机构名称、全量业务上线时间、签约时间、支付通道等。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9月30日消息,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官披露《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个体网络借贷资金存管系统通过测评声明》显示,渤海银行于9月27日已通过资金存管系统测评。
9月30日,有投资者反映称,厦门银行与京东数科旗下的平台——京东旭航的存管合作已终止。
P2P行业监管高压持续,多家银行开始考虑退出资金的存管业务。
10月26日消息,本周以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陆续更新6家资金存管银行的存管详情,分别是平安银行、北京中关村银行、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厦门农村商业银行、西安银行和渤海银行。自本月19日首次披露以来,中国互金协会共更新了11家存管银行的详细信息,共对接了105家P2P机构,其中26家平台未实现全量业务上线。
鼓励P2P机构与资金存管商业银行加强合作,使用人脸识别等技术查验核实借款人身份信息
8月11日消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文件显示:P2P平台微递交美国IPO文件,有意在纽交所挂牌交易,代码“Wei”,计划最多融资1亿美元。承销商为摩根斯坦利和瑞士信贷。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信批系统显示,截止2018年2月28日,微成交额达1708亿元,交易总笔数超440万,投资总人数达85万。微客户资金存管银行为厦门银行,已获得ICP许可证,处于备案中。
8月22日消息,互联网金融协会近期针对P2P机构要求,P2P机构在组织对接借贷项目时,借款人应签署承诺书,保证资金用途、还款来源等真实性。同时,鼓励P2P机构与资金存管商业银行加强合作,用“人脸识别”等技术查验核实借款人身份信息
10月18日消息,互联网金融 P2P 平台星火钱包近期完成 A+ 轮千万级融资。资方为中信集团旗下的中安南方控股有限公司,具有国资背景。CEO 杨立表示,资金将主要用优质资产端的开拓,扶持实业技术升级与革新,以及人才招聘,为公司吸引更多尖端人才。
4月18日消息,上海金融监管部门下发了《关于规范在沪银行业金融机构与第三方机构合作贷款业务的通知》,其中明确表示商业银行不得为P2P平台提供贷款资金,监管层正从资产端和资金端同时监控P2P
8月29日消息,上海市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市风险专项整治联合工作办公室召开会议,部署启动本市P2P机构合规检查相关工作。重点围绕P2P机构是否坚守信息中介定位、是否设立资金池、是否为自身或变相为自身融资、是否对出借人进行风险评估并进行分级管理等10项内容展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