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嫌弃的有菜的一生

田宁
2021-04-29 21:50

经历几次大起大落后,有菜还是难逃被抛弃的宿命。

作为饿了么的“亲儿子”,有菜承载着拓展业务的厚望而生。2015年7月,饿了么有菜小分队正式成立,随后,饿了么对外宣布推出食材供应B2B平台“有菜”。有菜将外卖行业连接商户的食材供应平台,定位为“中小型餐厅的专属食材采购伙伴”。

刚推出的时候,有菜成长十分迅速。2015年11月,有菜月累计用户破亿,次月餐厅端的客户量突破5万;2016年建立“擎天柱”物流系统,上线供应商端APP,覆盖全国20多个城市。

然而,有菜上线还不到两年,随着美团外卖崛起,外卖行业竞争激烈。饿了么或因内外交困,无暇兼顾需要更多人力和基础建设的有菜。2016年8月,饿了么被曝出裁撤全部有菜团队,此后平台APP虽仍在更新,但基本处于半放弃状态。

2018年,阿里巴巴收购饿了么,次年1月重启有菜,表示将借助饿了么外卖平台上对餐厅的大数据积累,为中小型餐厅提供新鲜食材,涉及从餐厅到有菜商城、到渠道批发商、再到物流服务商的整个链条。险些被放弃的有菜,又奇迹般“活”了过来。

这时,黑天鹅再次降临,2020年疫情对线下餐饮形成重创,市场缩小后,生鲜电商的发展却异常迅速,to B端竞争对手也越来越多,阿里把目光放在了比有菜市场前景更好的“菜划算”上,这一次,有菜被彻底抛弃了。

今日,有菜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宣布,由于业务调整,平台将于5月20日正式停止运营,从5月10日起停止交易服务,不再支持产生新的订单。从重启到再次放弃,有菜仅“复活”两年不到,与此前状况如出一辙。

就在有菜被出曝裁撤团队的消息期间,与饿了么厮杀的美团也推出了“快驴进货”,2015年,美团还投资了同样面向B端的“美菜网”。天眼查显示,美菜目前已经完成了E+轮融资,在2018年最后一轮融资中,美菜以70亿美元的估值筹集到了约8亿美元。

目前,快驴仍在运营,美菜也稳中向好,有菜却起起落落,最终没再起来。相比之下,有菜两次没落,似乎都有着注定的命运。

生鲜业务因为需要保证菜品的新鲜,对仓储和供应链的考验更甚,而这些都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与完善的全局规划。对于2016年正在和美团奋战中的饿了么来说,稳住外卖市场成为重中之重,再去顾及有菜,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被阿里收购后,依托阿里强大的供应链和生态体系,资金、硬件应该都不成问题,有菜却还是被淘汰了,而阿里巴巴则将橄榄枝伸向了另一to B平台“菜划算”。今年2月,阿里巴巴斥资近10亿人民币,成为菜划算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约24%。

实际上,菜划算前期面向C端的经营也不太顺利,但从社区配送模式转型到B端之后,业务逐渐有了起色,加上有C端经营和大量资金加持,扩张速度十分明显。而有菜作为饿了么衍生出来的平台,又背靠阿里拿着大量补贴,显然没有那么强的冲击力。

几经波折,有菜虽有此前的开城基础,但平台成长期较短,期间还被迫中断,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自然后劲不足。此外,饿了么内部还透露称,有菜存在走空单套用补贴的问题。

阿里巴巴的生存法则是优胜劣汰,没有谁可以靠着这颗大树碌碌无为。有菜这些看起来都可以被阿里挽救的问题,加在一起,就成了“招招致命”。

有了菜划算,抛弃扶不起的有菜已经成为定局。其实,不论是阿里还是美团,都从没有放弃过B端业务。只是相较于行业内其他平台,有菜的落没,除了生不逢时,还有其根基不稳,以及后期“不上进”等原因。

还有消息称,有菜停止运营后,其业务资源或将会被划分到阿里新成立的事业部MMC,这是一个目前被阿里寄予最大希望的业务。若消息属实,那么,打散后揉进新团队的有菜,将会以另一种方式活着。

或许,这样的存在方式更适合它。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4月2日晚间消息,针对阿里收购饿的消息,外卖方面回应称,风物长宜放眼量,世界上没什么事是一单外卖不能解决的,如果,那就两单。今日阿里巴巴、蚂蚁金服联合宣布,已经与饿签订收购协议,以95亿美元对饿完成全资收购。外卖对此回应称,中国外卖市场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全球领先。这是双方多年努力,在竞争中改善用户体验做大行业的共赢结果。
8月7日消息,消息称阿里巴巴计划合并快餐外卖部门,并为新部门融资,加强与在中国发展迅速的按需服务市场上的竞争,新合并的部门将包括阿里巴巴的盒马鲜生,同时,阿里巴巴希望为合并后的新实体融资30-50亿美元,对此,阿里巴巴饿均表示不予置评。
8月13日消息,为了争夺中国外卖市场的主导权,阿里巴巴和腾讯分别投资饿点评。为了吸引顾客,饿投入巨额补贴,导致公司亏损加大,引发投资者的担忧。另外,外卖包装造成环境问题,塑料堆积如山。
与普通购物中心不一样,作为阿里巴巴旗下的新零售标兵,盒马里一出生就带上颠覆的基因。
9月12日消息,据知情人士透露,多家投资机构正寻求加入阿里巴巴饿和口碑新组建的控股公司。新公司首轮融资金额将超出最初的30亿美元,至少增加10亿美元,最高不排除融资总金额超过此次在香港IPO融资的金额。对此,饿表示不予置评。
据他们介绍,2011年,饿第一次出现交集。随后的2012年,又宣布获得阿里巴巴及其他投资方共3亿美元的融资。2015年11月底,地推人员发起“闪电行动”,要求平台合作的商户不允许再使用支付宝结算。此后,阿里巴巴决定出售所持点评约7%的股份。此外,饿高管们还提到,饿在2015年之后与竞争激烈的两年里,每年投入的补贴接近100亿元。
11月23日消息,腾讯投资接近750家公司,而阿里巴巴也大约投资350家。通过投资点评和饿等服务提供商,并将它们整合到自己平台上,阿里巴巴和腾讯为各自的支付应用积累更多消费者数据和潜在客户。腾讯2017年的利润中,投资收益占22%。长期以来,两家公司都热衷于收购。
“相爱相杀”九年之后,阿里巴巴之间那“1%的爱情”或许正在迎来彻底分手的这一天。
7月17日消息,据知情人士透露,饿正在寻求20亿美元的新融资,以帮助其对抗点评,消息称正在向风险投资公司等潜在投资者寻求资金,以扩张其消耗大量现金的业务,就此事阿里巴巴拒绝代表饿发表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