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价1500的球鞋被炒到48000!揭秘得物背后的玄机与疯狂

电商君
2021-04-08 08:56

一、炒鞋风潮又开始了

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近日,一场轰轰烈烈的炒鞋风潮又开始了。

因为新疆棉花事件,消费者展开了一场针对国货的支持风潮。

资本市场从中嗅到了金钱的味道。某些无良商人闻风而动,打着爱国的旗号,在得物上把国产球鞋炒到了天价。

得物上,某款国货限量版篮球鞋被炒上了三万元的天价,简直比迪奥、阿玛尼等一众奢侈品还金贵。

另外一款国货球鞋售价竟高达48889元,相比于1499元的发售价,溢价高达31倍。

参考价为499元的某国货球鞋联名款,价格高达4599元,涨了8倍多。

这离谱的价格,简直让人大呼“以后只能光脚走路”了。

这样的投机行为能够让势利的商人赚得盆满钵满,但无疑只是在消费国人的爱国热情而已,会对市场秩序造成严重的破坏。

不少消费者都对此感到愤怒,痛斥商家无良。值得注意的是,除此之外,大家还把矛头对准了这些天价球鞋背后的平台——得物。

微博上,新华社点评道:“当前,少数互联网平台打着‘真假鉴定’等旗号,在‘炒鞋’问题上借机推波助澜。诚信经营童叟无欺始终是企业应当遵循的发展正道,借机偷奸耍滑坑蒙拐骗终究只会害人害己。”

也有网友表示:“炒鞋背后必有平台推动!什么时候封了得物这个炒鞋平台?”

很快,得物便下架了被炒的球鞋,并表示“该三款限量鞋款高价,是平台卖家个人所定”,已经对3名涉嫌恶意影响商品标价波动的卖家进行封禁。

也就是说,这三款球鞋之所以炒到天价,全都是因为卖家自己玩脱了,跟得物无关。

事实果真如此吗?


二、得物,年轻人的潮流风向标

很多人可能还不了解“得物”,在此先介绍一下它。

得物原名“毒”,前身是虎扑装备区,最初的定位是球鞋爱好者社区交流平台,后来转型成了潮流垂直电商交易平台。2020年,它由“毒”升级为“得物”,定位于潮流网购社区。

虽然名气不大,但得物俨然是年轻人圈子中的潮流风向标。

截至2019年8月,得物APP注册用户1个亿,其中有大约80%的用户都是90后。APP日活跃数量大约达到800万,全年交易金额可以达到60亿-70亿元。

而且,得物还颇被资本市场看好。2019年4月,得物完成最新一轮融资,估值已达十亿美元,进入独角兽行列。

我们都知道,如今的垂直电商平台数不胜数。既有唯品会、当当这样实力强大的企业,又有多抓鱼、必要这样小而美的平台,那得物是如何在一众强敌环伺中脱颖而出的?

其一,通过“鉴定”机制吸引消费者。

在潮鞋圈,由于假鞋漫天,所以对于正品的鉴定一直都是刚需。然而市场上并没有专门鉴定球鞋真假的平台。

消费者需要在微博、贴吧等平台自行鉴定真假,由于信息良莠不齐,所以鉴定的成本很高,出错的几率也很大。

得物看到了这一市场痛点,机智地聘请了专业鉴定团队,提供鉴定服务。

卖家在发货之前需要先把商品寄给平台,平台会对商品进行多次复核查验,包括货品真假、瑕疵分级,再将货品快递给买家。如果商品鉴定为假货,则将被退回给卖家。

这一举措无疑吸引了很多消费者——大平台的鉴定,无论如何都比贴吧来得准确吧?

其二,通过竞价模式增加商品价格透明度,降低买卖双方交易成本。

卖家在得物上出售商品的时候,可以由自己来决定商品的价格。在同款商品下,定价越低,商品排位越靠前。

这种竞价机制,能够让消费者更清楚了解到商品的价格,也就让其他给商品打上高价的电商平台没有了发挥的余地。消费者都更愿意来得物进行比价和购买行为。


三、得物背后的疯狂

问题来了,得物到底有没有参与炒鞋呢?

首先,因为得物宽松的审核模式,某些限量款球鞋的确在得物上拥有了炒作的空间。

作为二手球鞋交易市场,得物里面没有旗舰店,没有经销商店铺,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卖鞋。个人卖家只要提交身份证,再选择服务类型,就可以操作了。

这意味着很多球鞋贩子都可以在得物上大肆张扬。

比如限定8500双的Dior x AJ1限量联名款,发售价1.4万元,在刚上市的时候,瞬间就销售一空。

很快,它就出现在了得物上,价格高达7万元,且有300多人购买,成交额达到惊人的5000万元。

很明显,这300多双鞋子中,有些是鞋贩子当初抢购再转卖出来的。

他们先是囤积货源,再在市场上炒热这双鞋,营造出“一鞋难得”的狂潮,最后在得物上将商品定到7万元的高价,狠狠收割一波韭菜。

其次,基于其特殊的商业模式,炒鞋对于得物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

“先鉴定,后发货”的交易模式中,得物会从中向卖家收取成交价1%-5%不等的服务费。也就是说,如果商家对商品的定价越高,成交额越多,得物获得的收益也就越多。

如果你是平台,会不会希望球鞋的价格被炒得高高的呢?

再者,得物开辟的社区,也助长了炒鞋的氛围。

得物内部有个类似小红书界面的社区,消费者可以在这上面发帖子,晒照片。

如果你是消费者,辛辛苦苦吃土了几个月,终于花了几千块买了双限量版球鞋,势必要在上面炫耀一下。所以有很多用户在这上面晒单。而且价格越高,产品越稀有,则点赞的人越多。

基于炫耀的心理,很多人自然对限量版球鞋越发向往,于是得物内炒鞋的风潮也越刮越猛。


四、炒鞋真的“该死”吗?

最后再来聊聊炒鞋这件事情。

很多人一听到“炒鞋”两个字,就会想到“击鼓传花”、“割韭菜”这样的负面词汇。但其实炒鞋的存在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由于品牌商对于限量款和联名款的饥饿营销,很多无法拥有抽签权利的普通人很难买到这些热门球鞋,由此才催生了球鞋的二级交易市场。

卖家和买家从中交易,买家才终于有机会买到自己心仪的球鞋。这里面,不一定关乎“割韭菜”,但一定关乎“热爱”。

“千金难买我乐意”,人活一辈子,不就图个开心吗?

此外,高价这件事情也不一定是人为炒作。

诸如开头提到的天价,毫无疑问是某些商人趁着爱国热潮进行的一次无良炒作。但有些时候,高价其实反映的是球鞋的供需关系。

一些热门球鞋,因为供不应求,而且极具收藏价值和文化价值,市场价格自然会水涨船高。

我们真正需要警惕的,是某些投机行为。如果因为球鞋好炒作,就大肆抬高价格,人为破坏市场,甚至不惜进行非法集资和诈骗,那无疑值得谴责。

实际上,球鞋交易市场非常复杂。

一方面,它的确存在金融性质,所以很容易被有心之人加以利用。另一方面,它能够存在和发展,一定是在某些方面解决了一部分人的需求,我们也没有必要全盘否定。

还有得物,虽然被冠上了“炒鞋贩子”的名号,但我们也要看到它在球鞋交易市场中提供的价值。

在得物出现之前,球鞋交易市场无疑是非常混乱的——交易流程没有监管,调包、售假等问题频繁出现。

而正是因为得物,球鞋售卖者可以发布商品信息,消费者也可以买到心仪的球鞋,球鞋交易的效率和安全度都大大提高。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得物怎么也值得一句夸奖吧?

归根结底,对于一项事物的发展,我们并不能简单地以其中一面来评价它,或者用旧经验去判断它,而是应该看到它的多样性。

毕竟“参差多态,才是幸福本源”。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8月9日消息,快狗打车早盘放量反弹,升幅达到17%。上周五,股价一度刷新4.92港元的上市新低。2022上半年,全国网络货运企业订单同比增长超50%。截至发稿,快狗打车涨28.47%,报6.45港元,成交额4273.39万港元,总市值为39.70亿港元。截至去年底,网络货运行业整合社会运力360万辆,渗透率30.72%。中银证券汇总通联数据显示,6月份,快狗打车月活接近140万,环比实现单位数增长。中银证券点评表示,随时商业模式逐步优化,网络货运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2月6日消息,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日前介绍:2023年12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6万亿元,同比增长7.4%;2023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2.5%,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2023年全年,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8%。汽车销售保持良好增势,全年销售3009.4万辆,同比增长12%。
12月18日消息,据新浪科技报道,音乐制作人、天使投资人胡海泉发布朋友圈,并配上“厦门10万辆共享单车堆积成山”的照片称,龙卷风过后,一片狼藉。那是所谓“新商业模式”风口后的遗物。穿上皇帝的新衣,堂皇过市,背后是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胡海泉表示,不是所有的生意附加上“移动数据和AI”都能行得通。做市做局的如果能全身而退,只能说明
近日,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公布了《南京市“十三五”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到2020年,全市新增新能源汽车5万标准车以上,主城区、新城新区公交车全面新能源化;全市新建成充电桩2万根,累计达到万根。《方案》提出,原则上,新建住宅配建停车位应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大型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建设充电设施的车位比例不低于10%,每2000辆新能源汽
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共有3286家网络货运企业(含分公司),接入社会运力804.4万辆、驾驶员737.7万人。
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国共有3069家网络货运企业(含分公司),接入社会运力798.9万辆、驾驶员647.6万人。
截至2023年9月底,全国共有2937家网络货运企业(含分公司),整合社会零散运力728.8万辆,整合驾驶员602.6万人。
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共有2818家网络货运企业(含分公司),整合社会零散运力685.7万辆,整合驾驶员577.3万人。
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2537家网络货运企业(含分公司),整合社会零散运力594.3万辆,整合驾驶员522.4万人。全年共上传运单9401.2万单,同比增长36.0%。
截至2022年9月底,全国共有2382家网络货运企业,整合社会零散运力549.3万辆,整合驾驶员496.9万人。
    Baidu
    map